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代理行業商業模式分析 從“SaaS鐵三角”到園區競速的萬億賽道博弈【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 科大訊飛(002230)、第四范式(06682)、拓爾思(300229)、用友網絡(600588)、云從科技(688327)、出門問問(02438)、邁富時(02556)等
本文核心觀點:中國AI代理行業已形成“SaaS-MaaS-RaaS”三足鼎立的商業模式,在技術、政策、生態三重驅動下,正通過區域差異化競爭加速萬億級市場的商業化落地。
SaaS主導、MaaS狂奔、RaaS深耕的AI代理變現圖譜
我國中國AI Agent行業商業模式可按服務形態、部署方式及應用場景分為三大類,其中SaaS模式占據主導地位,主要得益于企業對標準化智能工具的需求、MaaS模式增速最快,反映出模型即服務的商業化加速、RaaS模式在制造業和金融領域滲透率提升顯著。
SaaS模式主要體現在其以訂閱制為基準,以此驅動效率提升,其盈利模型主要分為基礎訂閱費與增值服務兩大模塊。而MaaS模式則依賴算力與模型協同創新而獲客,例如商湯日日新大模型推理成本較行業平均水平低60%,同時支持1600+Token每秒的處理速度,所以京東則基于商湯MaaS平臺構建供應鏈AI調度系統,庫存周轉率提升了25%。RaaS模式則傾向于需要人機協同自動化的企業,比如醫藥企業可以通過RPA+人工智能代理處理醫保數據,降低對賬錯誤率和節省工作量。
“算力補貼”到“場景變現”的園區競速賽
上海徐匯區人工智能集聚區,聚集了超1000家包括商湯科技、MiniMax等企業,在2024年突破1100億元,提供最高1000萬元算力補貼,用于建設“模速空間”創新生態社區。商湯科技在2024年全年生成式AI收入24億元,占總營收63.7%,同時具有23000 PetaFlops算力集群,支持萬億參數模型訓練,應用向為中國移動構建智能客服Agent,對話準確率達95%。而合肥中國聲谷則包含了超2400余家企業,智能語音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形成“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場景應用”全產業鏈閉環的優勢。其中園區內的科大訊飛,則專注垂直一體化,教育AI覆蓋5萬多所中小學,個性化學習系統使學生成績提升15%。醫療AI則幫助基層醫院診斷準確率提升35%,輔助診療系統接入3000余家醫院。
技術融合,政策紅利,生態協同下的AI代理增長飛輪
從行業發展上來看主要有三個驅動因素,包括技術融合加速,政策支持與生態融合。
在2025年多模態交互技術較為融合后,各大語言模型基本普遍實現了多模態能力,同時隨著人工智能代理自主決策能力的提高,軟件開發效率也呈指數式提速。從政策上來看,工信部推動“AI+制造”行動,制定智能體的技術規范。而從生態上來說,杭州和深圳則通過發放算力券和對項目補貼實現不同程度上的生態建設。
SaaS模式因企業級標準化需求持續占據主導,MaaS模式受益于模型即服務的普及增速最快,RaaS模式在制造業自動化升級中穩步增長。多模態交互和邊緣計算將率先落地消費電子和工業場景,自主決策優化技術在金融和醫療等高價值領域商業化進程稍慢,但長期增長潛力顯著。
SaaS模式憑借訂閱制實現高毛利和客戶留存;MaaS模式因算力投入較大毛利率相對較低,但單客戶價值最高;RaaS模式受硬件成本影響毛利率最低,客戶留存依賴持續服務優化。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SAAS(軟件即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