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營收近100億元!合肥簽下AI牛股55億大項目【附智能算力/儲能電池行業市場分析】
圖源:攝圖網
10月11日,中貝通信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合肥蜀山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于9月28日簽署了《中貝通信華東基地項目招商引資協議》。根據協議,中貝通信計劃在蜀山經濟開發區建立中貝通信華東基地,主要包括低碳AI算力中心和高效動力及儲能電池PACK項目。該項目的總投資約為55億元。中貝通信預計,一旦該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年營業收入將接近100億元,年納稅額將接近4億元。
中貝通信主要為客戶提供5G新基建、智慧城市和5G行業應用服務,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重要服務供應商。同時,該公司還為中國鐵塔、南水北調、中能建、葛洲壩等大型企業和各級政府提供相關服務。
除了保持傳統業務的發展外,中貝通信還在積極布局算力和儲能業務,多個項目已經迅速進入實施階段。10月11日,在業績說明會上,中貝通信表示,已經采購的算力設備按計劃陸續到貨,部分服務器已經上架并接通電源,正在進行軟件部署。后續項目也正在按計劃推進中。算力業務是公司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中貝通信將根據客戶需求和內外部環境條件積極開展算力業務。此外,中貝通信的動力電池業務主要通過其投資的貴州浙儲能源公司為江淮汽車和安凱汽車的相關新能源車型提供配套服務。在儲能業務方面,目前主要面向工商業儲能開展投資、建設和運營,部分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智能算力篇
——2028年智能算力規模接近2800 EFLOPS
智算中心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論,采用領先的人工智能計算架構,提供人工智能應用所需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算法服務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礎設施。隨著下游算力需求集中的集中爆發和“東數西算”的推進,各級政府、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紛紛開啟智算中心建設計劃。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智能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業,我國算力結構也隨之不斷演化,對智能算力的需求與日俱增。IDC和浪潮信息聯合發布的《2022-2023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達155.2 EFLOPS(FP16)。經測算,2022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達268.0 EFLOPS,同比增長72.68%。
根據IDC發布的《中國加速計算服務器市場半年度跟蹤報告》,預計到2026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進入每秒十萬億億次浮點計算(ZFLOPS)級別,達到1271.4 EFLOPS,規模及增速均遠高于通用算力,2022-2026年復合增長率達47.58%。前瞻以此增速測算,到2028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將達2769 EFLOPS。
平安證券在研報中表示隨著《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發布,將推動我國算力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國家重視程度明顯提高,2025年的發展量化目標也進一步打開未來國內算力行業的成長空間。
國盛證券在專題報告指出六部門聯發高質量發展計劃,算力新基建進入加速落地期。國盛證券認為從計算運載到存儲應用,全方面規劃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多模態能力躍遷,AIGC應用浪潮勢不可擋;算力需求加速釋放,相較初始的訓練及文字場景有望再上一個量級。
通信儲能篇
——通信儲能占儲能電池出貨量的46%
受中國“新基建”的推動,以及海外需求市場的刺激,國內儲能鋰電行業進入起步期,示范應用項目加快建設。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初步統計,2020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16.2Gwh,其中電力儲能6.6Gwh,占比41%,通信儲能7.4Gwh,占比46%,其他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工業等領域用儲能鋰電池,占比13%。
——預計5G基站備用電源儲能需求達78.6GWh
若5G+調峰的應用場景實現,預計將帶來儲能電池需求大幅增長。據興業證券預測,5G基站數量將在2020至2022年迎來大幅增長,預計到2025年,5G基站將達到800萬個,實現全國范圍內5G網絡全覆蓋。根據2021-2025年新開通5G基站數測算,同期5G基站帶來的備用電源儲能需求達78.6GWh。
天風證券認為通信行業是儲能、新能源等技術率先應用的行業之一,很多通信公司在儲能、新能源相關領域深度布局,也有望迎來估值重塑機遇。天風證券表示通信+儲能/新能源等細分領域應用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華安證券在研報中表示“通信+新能源”行業在高電價和能源安全需求驅動下,全球戶用儲能需求迎來爆發;展望未來,在強制配儲等政策的核心驅動下,國內大儲將迎來高速增長。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算中心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國儲能電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